感情中做自己

在感情中做自己的秘訣?!付出了自己究竟得到了什麼?

假如我想要求另一半改變,這是不是代表我無法接納他的原貌?假如在關係中我必須有所退讓,那是不是代表失去了自我?這是很多人面對感情的疑問,也始終害怕在踏進關係後,無法真正的做自己。我認為在談論這個議題之前,我們必須先來聊聊什麼是「在感情中做自己」

與家人和解

如何與家人和解-原來我們能選擇不當受害者

想要與家人和解,除了我們自己的覺察及狀態要調整好,家人那邊也必須有一定的覺察能力,加上願意付諸行動做出改變。但事實是,不是每個家人都願意成長,也不是每個家庭狀況都能獲得改善。更重要的是,你清楚明白,你是有能力保護自己的,不再只是個沒有選擇的受害者。

想死的念頭

致有想死念頭的你-你比自己想像中更在乎你的人生

我以為面臨有想死念頭的個案,遇到的問題都是那種,即使絞盡腦汁,也想不到辦法的困難程度!但後續我發現,大多數個案是遇到”他們以為”已經無路可走的問題,也就是說,他們比自己想像中,也比我們想像中,更在乎他們自己的人生。即使我們內心所感受到的痛苦是真實的,也不代表未來沒有希望!

失戀療傷

失戀後應該做什麼,從悲傷到再次綻放,三點失戀後的療傷準則

沒有人能夠只憑一己之力走完人生,不願意讓別人介入我們的事情,還可能因為不習慣交流,導致內心變得剛封閉。學會適時的打開自己的心,接受別人來療癒自己,其實是很重要的。而且別忘記這次別人來療癒我們,那下一回就換我們來幫別人療傷,這也是關係中要建立深層連結重要的關鍵。

匱乏心態

從缺了什麼到缺了也沒關係,面對匱乏心態的華麗蛻變

原來我用經營社群來證明自己是好的人,並且也用這件事掩蓋我的匱乏心態。所謂的匱乏心態是一種我沒有,但別人都有的感受,感受比較強烈的,甚至深信一定要有才能完整。小的時候或許是身邊的人拿我們去做比較,長大以後,則是我們拿自己跟別人做比較。

悲傷反應

不需要譴責自己的眼淚,這些悲傷反應是合理的!

情緒在沒有體驗過後是不會走的,即便悲傷的事件已經結束了,也不代表情緒會消失,當我們開始接受情緒的存在,悲傷反應才會接續著出現!現在的我,對悲傷不那麼抗拒了,因為我對悲傷有了一個嶄新的定義:悲傷是付出與愛的證明,選擇投入的那一刻起,這個課題便躲不掉了。